渔亭镇纪委:监督护航“桃花源” 绘就乡村振兴清廉画卷
“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”,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意境,在渔亭镇桃源村变为现实。渔亭镇纪委聚焦“党员网格+信用体系+生态经济”发展路径,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,让“桃花源十里长廊”既葆生态之美,更扬清廉之风。
盯紧网格效能,筑牢廉洁根基。“以前村里乱堆乱放没人管,现在党员带头清,纪委盯着改,环境一天一个样!”村民的感慨道出变化。渔亭镇纪委紧扣“党员责任路段”机制,督查5个网格责任落实情况,重点核查包保党员是否存在不作为、慢作为问题,推动“4名党员+2名村民代表+N户群众”包保责任制落地见效。通过明察暗访3次,督促整改杂物乱堆、责任缺位等问题7个,确保11公里风景道、1500余米花廊及11处“金边银角”的整治成果不反弹,为渔亭镇斩获全市“最美风景道”第一提供纪律保障。
规范信用积分,激活清廉动能。“信用积分能换东西、找工作,纪委还盯着积分公平,大家更服气了!”信用积分制度是桃源村的“民心工程”,镇纪委全程监督积分评定、结果公示、奖励兑现等环节,核查“六个好”评分标准执行情况,防止优亲厚友、弄虚作假。针对积分兑换、劳务派遣等关键环节,督促强村公司与合作企业规范流程,确保40余户高分农户享受到优质资源,推动200余户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,让“信用有价”在阳光下运行,凝聚共建共享的清廉合力。
守护生态经济,释放振兴效能。镇纪委聚焦生态资源开发中的廉洁风险,对14家民宿整合、200亩水面入股、8351亩森林资源合作等项目开展“嵌入式”监督,核查合同签订、收益分配等环节是否合规,严防集体资产流失。通过跟踪督查度假村项目、“旅居乡村”模式运营情况,推动70余名村民稳定受益,确保集体收益足额入账。如今,桃源村接待游客量稳步增长,生态经济“蛋糕”越做越大,“绿水青山”变现过程中的清廉底色愈发鲜明。
从党员网格到信用赋能,从生态保护到产业发展,镇纪委以监督“护航”代替“护航”,让桃源村不仅成为“人美景美”的宜居地,更成为“风清气正”的廉洁村,在乡村振兴路上续写新时代“桃花源记”的清廉篇章。